当前位置:普法

莒南县司法局:“三聚焦三提升” 推动多元解纷

发布时间:2025-03-22 12:08:53 人气:1528

      近年来,莒南县司法局扎实做好调解工作,健全体制机制,全面推进行业性、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,最大限度把各类纠纷防范在源头、化解在基层、消灭在萌芽。2024年以来,全县各级调解组织调处矛盾纠纷4857件,化解率达98.7%。

01聚焦“体系构建”提升调解组织“强基效应”

坚持“哪里有纠纷,哪里就有调解”,与县委政法委、法院、公安、信访等部门有机衔接,凝聚化解纠纷整体合力,实现矛盾纠纷应调尽调。

一是健全调解机制。通过召集矛盾纠纷多元调处联席会议、依托“非诉在线”线上平台等方式,构建起分层递进、衔接配套的纠纷解决体系。将全县296个人民调解组织、30余个县直单位、11个行业性、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连为一体,实现纠纷化解资源整合衔接、信息共享,重大特殊行业性、专业性矛盾纠纷实现各部门联动联调,为服务群众、化解纠纷提供有力保障。

二是拓展调解组织。莒南县先后建立婚姻家庭纠纷、医患纠纷、道路交通事故纠纷、税费纠纷等多个行业性、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,建立品牌调解工作室。县司法局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、县人民法院联合成立莒南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纠纷调解对接中心,与县税务局成立税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。全县形成了多层次、宽领域、广覆盖的行业性、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。

普1.png

       图片三是建立多元调解。实施“行调对接”。为促进行政争议源头预防及实质性化解,2024年,成立全市首家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中心,由法院、检察院、司法局工作人员组成,实行成员单位每天值班制度,办公室主任每周带班一次了解案件受理和化解情况,确保每一起行政争议案件得到有效化解。实施“诉调对接”。2020年在县法院建立诉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,选聘5名专职人民调解员,接受法院委托调解离婚、赡养、民间借贷等矛盾纠纷,2024年以来,通过“诉调对接”成功调解各类案件3122件。实施“警调对接”。2022年在全县16个派出所建立人民调解室,通过柔性调解方式化解派出所接警的民事纠纷、轻微治安案件以及刑事案件的民事赔偿部分,实现了“捕人少、治安好”的目标。实施“访调对接”。将人民调解与信访接待有机结合,将适合调解的群众来访问题交由调解组织先行调解。同时,推荐优秀人民调解员参与信访纠纷化解,将信访纠纷化解在早在小,消灭于萌芽状态。

02聚焦“规范提升”提升调解工作“标准效应”

一是规范调解流程。严格按照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要求,做到各行业性、专业性调解委员会名称、组成人员、印章、标牌和人民调解标识、工作制度规范,制定《专职人民调解员管理规定(试行)》规范性文件,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,对专职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职责、工作原则、日常管理以及绩效考核等作出明确要求。

普2.png

二是规范分类调解。专职人民调解员及时接收当事人诉求,对案情简单或调解结果能够即时履行的,可以简化程序,采取简易方式解决,让当事人各类诉求、争议实现闭环处理;通过“专岗专责”调解一般行业性、专业性纠纷争议,发挥“复杂业务咨询”作用,启动“当事人、相关业务单位、调解员”三方互联机制,凝聚合力促进疑难问题化解;涉及法律关系复杂、重大疑难、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,各行业性、专业性调解组织及时邀请法官、律师、网格员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调解,确保争议及时得到解决。

三是规范案卷制作。每季度由县司法局对行业性、专业性调解案卷进行集中评查,从案件受理是否合法、案卷材料是否齐全、文书使用是否标准、证据收集采信是否恰当、调解协议法律适用是否准确、回访记录是否及时、案卷装订是否规范等七个方面进行评查,以评查促规范,切实提高案卷制作质量,促进全县行业性、专业性调解工作提质增效。

03聚焦“人才建设”提升调解队伍“倍增效应”

一是配齐配强队伍。2017年以来,县政府每年拿出20万余元,按照“三懂一会”(懂法律、懂政策、懂专业,会做群众工作)的标准,以队伍结构优化、专兼力量结合为目标,选聘具有相关行业、专业背景和具有法学、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储备的人员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,组建由人民调解员、政法系统退休工作人员、行业退休专家等人员构成的行业性、专业性人民调解员队伍。目前,全县共有行业性、专业性调解员32人,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14人。

普3.jpg

二是提升队伍素质。每年召开行业性、专业性专职人民调解员培训会议,扩充调解员知识储备,提升法律专业素养,邀请法律实务专家、全县调解能手围绕人民调解基本程序及常见纠纷调解方法技巧、案卷整理等内容进行培训,不断提高专职调解员的调解技能和业务素养水平。

三是发挥“头雁”带动。充分发挥模范调解员的带头引领示范效应,2018年莒南县成立了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,配备女性专职调解员,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提供专业咨询、心理辅导、家事调解、案后回访全流程服务,在工作中探索形成“婚调+法律咨询”“婚调+心理疏导”“婚调+法律援助”工作模式,帮助当事人正确认知自我、理性处理婚姻家庭问题。对涉及家暴、侵犯子女合法权益的婚姻家庭纠纷,秉持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原则调解离婚,若调解不成功则引导当事人依法通过诉讼等途径解决,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,县法律援助中心开通维权“绿色通道”,最大限度实现“应援尽援”。

来源:临沂政法